2025年5月14日,随着南通城南某小区最后一处白蚁危害点完成标本采集,“江苏省白蚁种类与危害分布调查”白蚁标本野外采集工作在南通正式收官。作为全省联动调查活动的压轴站,南京市白蚁防治服务中心副主任林雁带领科研中心团队于5月12日至14日深入南通、如皋两地多元生境寻觅蚁踪。
第一天,由南京和南通两地组成的技术团队奔赴如皋市苏通生态园与龙游河村苗木基地,在苗木林深处及修剪桩、断枝堆中排查,于湿润腐木中采集到散白蚁工蚁、兵蚁、蚁后、有翅成虫标本;次日攻坚狼山、剑山,对藏在山林腐朽树干、寺庙木质建筑周边的白蚁进行查找,并采集到多个散白蚁标本。在南通大学附属中学内的香樟树根部土壤中,采集了土白蚁标本;第三天上午前往“城市氧吧”啬园,深入密林开展调查,接着转战城南某小区,对居民区内的绿化植被进行细致勘查,在某小区外围行道树发现乳白蚁危害。
记录本次联动调查共采集白蚁标本32个,其中在南通大学附属中学采集土白蚁1份,某小区外围行道树采集乳白蚁1份,其余30份均为散白蚁(含工蚁、兵蚁、蚁后及有翅成虫)。调查发现,南通地区的白蚁种类近几年已从单一的散白蚁危害向“以散白蚁为主、楹白蚁、乳白蚁及土白蚁均有零星发生”转变。同时,可能由于人为干扰因素多、环境会变动等,野外人工种植林的白蚁种群密度很小,而天然的茂密山林白蚁种群数量较多(例如剑山、狼山)。
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采集标本1793份,覆盖13个地级市以及部分区、县。此次南通站的圆满收官,为2024年——2025年“江苏省白蚁种类与危害分布”白蚁标本采集全省联动调查工作画上了句号。下一步,我们将对全省白蚁标本采集进行查漏补缺,完成白蚁形态和分子鉴定,构建江苏省白蚁种类系统发育树,编撰《江苏白蚁》图册论著等,按计划完成整个项目工作,为全省白蚁防治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